今天是: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 期刊首页
  • 机构概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我院动态
  • 教育要闻
  • 通知公告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 机构概况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邮政投稿
  • 在线投稿

我院动态Notice

  • 教育部基教二司马嘉宾副...
  • 《上海普通教育志》发行...
  • 陈国良院长向习近平总书...
  • 陈国良院长为全院职工做...
  • 吴强书记作“三严三实”...
  • 陈国良院长参加首届国际...
  • 陈国良院长参加首届国际...
  • 陈国良院长向习近平总书...

教育要闻Activities

  •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
  •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
  • 中央财政下达农村义务教...
  • 1750亿!助薄弱校达标
  • 1750亿!助薄弱校达标
  • 切实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2年 > 02 > 信息摘要

甘肃农村教师职初工资的“特征化”分解

【出 处】:《 上海教育科研 》 CSSCI 2012年第2期 22-26页,共5页

【作 者】: 马红梅

【摘 要】 基于甘肃基础教育调查(2004,2007)数据,通过建构"教师-学校-县市"三层线性模型,本文从特征工资理论视角检验了个人特质和岗位特质在农村教师初职工资差异中的作用以及教师在工资与工作环境间的权衡取舍。研究表明:(1)教师个人特质是初职工资差异的主要来源且其地位日趋下降。(2)来自教职岗位特质的差异日益加大。其中,学校特质解释了13%~14%的差异;县际差异不明显,约占1%~2%。(3)农村教师更好的工作环境是以较低工资为代价的,而边远艰苦地区须做额外的经济补偿。

相关热词搜索: 农村教师 初职工资 特征工资理论 个人特质 岗位特质

上一篇:我国中学生经济认同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篇:德育衔接问题研究述评

  • 网站首页
  • 杂志简介
  • 杂志导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沪ICP备05026355
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邮政编码:2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