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机构概况
  • 期刊简介
  • 期刊导读
  • 我院动态
  • 教育要闻
  • 通知公告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 机构概况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邮政投稿
  • 在线投稿

我院动态Notice

  • 教育部基教二司马嘉宾副...
  • 《上海普通教育志》发行...
  • 陈国良院长向习近平总书...
  • 陈国良院长为全院职工做...
  • 吴强书记作“三严三实”...
  • 陈国良院长参加首届国际...
  • 陈国良院长参加首届国际...
  • 陈国良院长向习近平总书...

教育要闻Activities

  •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
  •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
  • 中央财政下达农村义务教...
  • 1750亿!助薄弱校达标
  • 1750亿!助薄弱校达标
  • 切实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1年 > 01 > 信息摘要

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误读”与“个性化解读”

【出 处】:《 上海教育科研 》 CSSCI 2011年第1期 88-89页,共2页

【作 者】: 张耀奇

【摘 要】 我曾一天内连续听了五位青年教师上的同一节课,课题是江苏版高一语文新教材的课文——劳伦斯的《鸟啼》。《鸟啼》是一篇文笔相当优美的散文,写的是一群鸟面对冬天的严酷毫不屈服,"向死而生",直到春天到来时又欢乐地歌唱。

相关热词搜索: 文学作品教学 个性化解读 “误读” 语文新教材 青年教师 向死而生 劳伦斯 江苏版

上一篇:重视学习主体的数学阅读
下一篇:音乐教学不能承受之痛

  • 网站首页
  • 杂志简介
  • 杂志导读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沪ICP备05026355
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邮政编码:200032